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首頁 文章分享列表 文章分享

2025年提升網站自然流量的10種策略

 

前言:為什麼 2025 年更要重視自然流量?

廣告成本逐年上升,點擊廣告(Google Ads、Facebook Ads)CPC 漲幅驚人,許多中小企業已經吃不消。
相比之下,自然流量就像「種樹」,需要時間,但一旦成長,就能持續結果。

自然流量三大優勢


策略一:內容必須符合搜尋意圖(Search Intent)

Google AI 搜尋在 2025 年更強調「意圖導向」。如果你的內容能直接解答問題,就更有機會被引用在 AI 摘要中。

三種意圖:

  1. 學習導向:想了解知識,例如「SEO 是什麼?」
  2. 比較導向:想選擇方案,例如「WordPress vs Wix 哪個比較好?」
  3. 交易導向:準備購買,例如「Nike 跑鞋優惠」。

白話比喻:
就像顧客走進商店,有人只是逛(學習)、有人在比較價格(比較)、有人拿著錢要結帳(交易)。內容必須對應不同階段。

搜尋目的

案例分享
一家線上教育平台,過去文章多是「Python 教學課程」這類廣泛標題,點擊率不高。
後來針對不同意圖規劃:

  • 學習意圖 → 「Python 是什麼?3分鐘快速理解」
  • 比較意圖 → 「Python vs Java:2025 年新手該學哪個?」
  • 交易意圖 → 「線上 Python 課程優惠」
    結果 6 個月內,自然流量提升了 85%

策略二:善用長尾關鍵字(Long-tail Keywords)

熱門關鍵字像大馬路,流量大但擁擠。長尾關鍵字像小巷弄,雖然人少,但幾乎都是有目的的客人。

專業作法

  • 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 找到低排名但有曝光的字詞,加強內容。
  • 使用 AnswerThePublic 收集常見問句。
  • FAQ 格式文章能同時搶佔 SERP「人們也會問」。

白話比喻:
「手機」= 101 商圈的黃金地段,人人搶。
「2025 最適合拍照的手機推薦」= 社區咖啡館,人少但精準。

案例分享
一家美妝電商原本鎖定「保養品」這類熱門關鍵字,排名始終無法突破。
後來改寫成長尾關鍵字文章:

  • 「敏感肌適合的 2025 最新保養品推薦」
  • 「30 歲女性必備的 5 款保濕精華液」
    結果 4 個月內,來自長尾詞的流量佔比超過 65%,並帶來 轉換率 3 倍提升

策略三:網站速度與行動裝置優化

Google 的「核心網頁體驗」(Core Web Vitals)現在新增 INP(互動延遲指標),如果網站點擊後反應慢,排名會下降。

優化方法

  1. Lazyload(延遲載入) → 圖片只有滑到時才載入。
  2. CDN(內容傳遞網路) → 讓用戶從最近的伺服器載入。
  3. RWD(響應式設計) → 手機、平板、電腦都能自動排版。

網站速度與行動裝置優化

案例分享
一家電商網站因圖片過大,首頁載入時間高達 8 。經過優化:

  • 圖片壓縮為 WebP 格式
  • 使用 Cloudflare CDN
  • 加上 Lazyload 技術
    結果載入時間縮短到 2.3 ,自然流量在 3 個月內提升 40%,平均停留時間也增加 60%

策略四:建立內容行銷生態圈

內容不能只放在網站,應該多平台循環利用。

舉例:

  • 長文 → 短影片(YouTube Shorts)
  • 資訊圖 → IG 貼文
  • 電子報 → 導回官網

案例分享
某健身品牌把「重訓新手指南」文章拆成:

  • IG 圖文卡 → 每張卡解釋一個動作
  • YouTube 短影片 → 動作示範
  • 電子報 → 每週寄送小技巧
    結果單篇文章流量翻了 3 ,品牌 IG 粉絲成長 20%

策略五:內部連結與主題群集

Google 會看網站是不是「專業權威」。主題頁 + 子文章的結構就是最佳方式。

案例分享
一家旅遊網站建立「日本旅遊總整理」作為主題頁,再分出:

  • 東京必去景點
  • 大阪美食推薦
  • 京都文化體驗
    彼此互相連結,結果「日本旅遊」這個超競爭關鍵字竟然進入前 5 名。

策略六:優化標題與 Meta 描述

標題與 Meta 是 CTR(點擊率)的關鍵。

案例分享
一篇文章原本標題是「SEO 策略介紹」,排名第 7,點擊率僅 2%。
改成「2025 提升自然流量的 10 種 SEO 策略(第 3 點最實用)」後,點擊率提高到 6.5%,排名上升至第 3。


策略七:結構化資料(Schema)

Schema 就像網站的「標籤」,能讓 Google 更好理解。

案例分享
某食譜網站加上 FAQ Schema,結果文章直接出現在搜尋結果的「展開問答」區塊,點擊率成長 40%


策略八:高品質反向連結

反向連結是「投票」,但要注重品質而不是數量。

案例分享
一家金融新創發表「2025 投資趨勢調查報告」,被多家媒體引用,獲得 50+ 高權重反向連結,自然流量成長 120%


策略九:社群擴散與再利用

社群能快速推廣內容,間接提升 SEO。

案例分享
一家餐飲品牌將部落格文章「夏季輕食食譜」轉換成 TikTok 短片,獲得 50 萬觀看,同篇文章的自然流量因此提升 70%


策略十:數據監測與滾動優化

SEO 不是一次設定,而是持續追蹤。

案例分享
某電商透過 GA4 發現流量來源主要是「比價搜尋」。於是加強「比較文章」,結果轉換率提升 25%


FAQ(常見問題)

Q1:多久能看到自然流量成效?
3–6 個月有初步成果,9–12 個月明顯提升。

Q2:小型網站也能做 SEO 嗎?
可以,長尾關鍵字與主題群集非常適合。

Q3:AI 搜尋會讓 SEO 失效嗎?
不會,但 AI 搜尋更嚴格,品質差的文章很難被引用。


結論

2025 年 SEO 的核心是 「滿足使用者需求」+「提升網站體驗」
只要持續執行這 10 個策略,並定期優化,就能打造一個穩定增長的自然流量引擎。

延伸閱讀:

這篇文章是否對您有幫助?
Line線上詢價 線上詢價
電子郵件
電話
聯繫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