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成本逐年上升,點擊廣告(Google Ads、Facebook Ads)CPC 漲幅驚人,許多中小企業已經吃不消。
相比之下,自然流量就像「種樹」,需要時間,但一旦成長,就能持續結果。
Google AI 搜尋在 2025 年更強調「意圖導向」。如果你的內容能直接解答問題,就更有機會被引用在 AI 摘要中。
三種意圖:
白話比喻:
就像顧客走進商店,有人只是逛(學習)、有人在比較價格(比較)、有人拿著錢要結帳(交易)。內容必須對應不同階段。
案例分享:
一家線上教育平台,過去文章多是「Python 教學課程」這類廣泛標題,點擊率不高。
後來針對不同意圖規劃:
熱門關鍵字像大馬路,流量大但擁擠。長尾關鍵字像小巷弄,雖然人少,但幾乎都是有目的的客人。
專業作法:
白話比喻:
「手機」= 101 商圈的黃金地段,人人搶。
「2025 最適合拍照的手機推薦」= 社區咖啡館,人少但精準。
案例分享:
一家美妝電商原本鎖定「保養品」這類熱門關鍵字,排名始終無法突破。
後來改寫成長尾關鍵字文章:
Google 的「核心網頁體驗」(Core Web Vitals)現在新增 INP(互動延遲指標),如果網站點擊後反應慢,排名會下降。
優化方法:
案例分享:
一家電商網站因圖片過大,首頁載入時間高達 8 秒。經過優化:
內容不能只放在網站,應該多平台循環利用。
舉例:
案例分享:
某健身品牌把「重訓新手指南」文章拆成:
Google 會看網站是不是「專業權威」。主題頁 + 子文章的結構就是最佳方式。
案例分享:
一家旅遊網站建立「日本旅遊總整理」作為主題頁,再分出:
標題與 Meta 是 CTR(點擊率)的關鍵。
案例分享:
一篇文章原本標題是「SEO 策略介紹」,排名第 7,點擊率僅 2%。
改成「2025 提升自然流量的 10 種 SEO 策略(第 3 點最實用)」後,點擊率提高到 6.5%,排名上升至第 3。
Schema 就像網站的「標籤」,能讓 Google 更好理解。
案例分享:
某食譜網站加上 FAQ Schema,結果文章直接出現在搜尋結果的「展開問答」區塊,點擊率成長 40%。
反向連結是「投票」,但要注重品質而不是數量。
案例分享:
一家金融新創發表「2025 投資趨勢調查報告」,被多家媒體引用,獲得 50+ 高權重反向連結,自然流量成長 120%。
社群能快速推廣內容,間接提升 SEO。
案例分享:
一家餐飲品牌將部落格文章「夏季輕食食譜」轉換成 TikTok 短片,獲得 50 萬觀看,同篇文章的自然流量因此提升 70%。
SEO 不是一次設定,而是持續追蹤。
案例分享:
某電商透過 GA4 發現流量來源主要是「比價搜尋」。於是加強「比較文章」,結果轉換率提升 25%。
Q1:多久能看到自然流量成效?
3–6 個月有初步成果,9–12 個月明顯提升。
Q2:小型網站也能做 SEO 嗎?
可以,長尾關鍵字與主題群集非常適合。
Q3:AI 搜尋會讓 SEO 失效嗎?
不會,但 AI 搜尋更嚴格,品質差的文章很難被引用。
2025 年 SEO 的核心是 「滿足使用者需求」+「提升網站體驗」。
只要持續執行這 10 個策略,並定期優化,就能打造一個穩定增長的自然流量引擎。
延伸閱讀:
在伺服器上的資料夾權限設定,經常有許多人會將權限設定到777 這是風險非常大的一件事情!那該如何設定呢?
當我們使用SSH連線時,該如何限制IP,設定允許連線的IP白名單呢,以Centos7為例。
Composer update 出現 proc_open(): fork failed - Cannot allocate memory
PHP 出現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問題,問題在於伺服器沒有辦法找到你所指定開啟的檔案或目錄
Slow HTTP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是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進行http請求,霸佔伺服器服務,達到癱瘓伺服器的目的,解決方式即是設定 Timeout